欺诈消费者认定的标准?
2024-12-29 22:05:21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》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《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》的有关规定,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:
1、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。一般来说,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:
(1)销售掺杂、掺假、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的商品;
(2)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;
(3)销售“处理品”、“残次品”、“等外品”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;
(4)以虚假的“清仓价”、“甩卖价”、“最低价”、“优惠价”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;
(5)以虚假的商品说明、商品标准、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;
(6)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;
(7)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。
2、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。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,应当采用一般标准,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。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,即构成欺诈。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,则个别消费者不得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。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,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。这种损害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,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,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。
3、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。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,但从文义上来理解,欺诈是掩盖事实真相,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应无疑义,因此,并非经营者主观故意状态不需具备,而是“欺诈”二字本身已经包含或者揭示了经营者的故意心理。所以,在下列情况下,经营者“不可以证明自己确非欺骗、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,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”:
(1)销售失效、变质商品的;
(2)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;
(3)销售伪造产地、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;
(4)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称、包装、装潢的商品的;
(5)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、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。经营者能够证明,就不是欺诈行为;不可以证明,则构成欺诈。
声明:本文“欺诈消费者认定的标准?”来自于网络,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。
最新发表
-
非洲有那些自然灾害? 什么是自然灾害,自然灾害的特点?
-
解密“打飞机”:单机游戏的魅力与策略
-
沈阳时尚经典(中街)?
-
财经主持人周媛年龄? 财经主持人周媛多大了?
-
正常健身一天练多久? 如何正确健身练肌肉?
-
小学生必须知道的科学常识和生活常识?
-
心理健康话?
-
全面解析:100道公共基础知识题库,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
-
旅游景区燃气安全应急预案?
-
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?
-
中级育儿嫂和高级育儿嫂区别?
-
集美家居燕郊店春节营业安排详解
-
什么是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?
-
适合宝宝吃的营养粥食谱?
-
笔记本电脑怎么关闭键盘?
-
菏泽哪家宠物医院比较好点,靠谱点的?
-
十大打击感优秀的单机游戏推荐
-
游戏主播专业有哪些学校?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4-12-30
-
2022-08-04
-
2022-07-30
-
2022-08-04
-
2022-08-04
-
2022-08-04
-
2022-07-31
-
2022-07-14
-
2022-08-04
-
2022-07-26
-
2022-07-24
-
2022-07-23
-
2022-07-23
-
2022-08-04
-
2022-07-31
-
2022-07-30
-
2022-07-27
-
2022-07-26
-
2022-07-26
-
2022-07-26
-
2022-07-26
- 精选推荐
-
-
2022-09-03
-
2022-09-03
-
2022-09-02
-
2022-09-02
-
2022-09-02
-
2022-08-20
-
2022-08-10
-
2022-08-04
-
2022-08-04
-
2022-08-04
-